36氪独家获悉,阿里集团拟收购陈航(无招)创办两氢一氧公司的投资人股份。交易完成后,陈航(无招)将出任阿里集团钉钉CEO。原钉钉CEO叶军(花名:不穷)将回归阿里集团。
无招是阿里To B业务中的灵魂人物,从0到1创立了企业服务应用“钉钉”,目前是中国用户量最大的企业服务协同办公应用之一。无招在阿里巴巴期间任钉钉CEO,2021年离开之时,职级为M6/P11。
如今的钉钉,已经是全国用户数最大的企业应用――用户数超过7亿;生态伙伴总数超过5600家,覆盖了20个国民经济行业,遍布135个城市;钉钉AI每天调用量超1000万次。
36氪就此消息向阿里求证,阿里官方暂无回应。
无招是阿里创业元老级人物,在阿里的经历堪称跌宕起伏:1999年,就在阿里巴巴实习,但因为后来选择赴日工作11年,错过了成为阿里创始团队的机会。
值得注意的是,无招与马云、吴泳铭在内的阿里创始成员始终保持紧密联系。2010年,无招回到淘宝,就是因为彼时吴泳铭的邀请。
回归淘宝之后,无招一直专心于产品中。他先后在阿里体系中做过一淘、来往,但以失败告终。2015年,他带着团队再次一手打造的钉钉上线,最终成为阿里体系内又一个标志性的To B产品。
36氪曾多次独家报道无招及钉钉的组织和人事变动。
2019年,马云正式宣布退休后,时任阿里巴巴董事会主席兼 CEO 的张勇(花名:逍遥子)主导了一次组织升级,宣布钉钉并入阿里云智能事业群。而无招从钉钉调任到集团,向张建锋(花名:行癫)汇报。
到了2020年,一次更剧烈的调整来临:阿里正式宣布“云钉一体”战略,设立大钉钉事业部,由阿里云智能总裁张建锋直接管理。原阿里钉钉CEO 陈航(花名:无招)离任钉钉,担任阿里巴巴董事会主席兼 CEO 张勇(逍遥子)的助理。
有分析认为,“云钉一体”的战略调整核心在于:阿里当时希望让阿里云把收入做大,当时的钉钉可以作为云业务获客的辅助。但当时的阿里云,需要要做高收入,与求规模的钉钉,目标是冲突的。
2021年,无招带着带了一批钉钉核心骨干出走创业,新公司名为“两氢一氧”(HHO),创业方向为跨境出海领域,曾获得包括元Z资本在内的投资机构投资。此后,无招做过耳机、宠物用品,并在出海日本上有过尝试。
不过,“云钉一体”战略并没有持续多久。钉钉在2023年8月再次独立,而后在2023年11月,阿里正式宣布终止阿里云分拆。
无招的回归,也符合当下阿里的AI战略背景。
在张勇(逍遥子)离场阿里后,吴泳铭已经主导了一系列改革,并且明确了“用户为先、AI驱动”的战略重心,重新聚焦核心业务,曾有意向上市的阿里云也被撤回,留在阿里体系中。无招的回归,也符合当下阿里管理团队年轻化的导向。
2025年,阿里在AI应用侧已经开始重点发力――就在3月13日,阿里巴巴宣布推出AI旗舰应用“新夸克”,在C端用户侧引发了巨大反响,也激发了更多行业讨论:一方面,它意味着阿里在To C产品中终于重注一子,是这家巨头AI战略的重要版图;而“超级框”承载了更符合未来演进方式的全新AI产品形态。
如今带队夸克的吴嘉,也正是从0到1将夸克做起的高管人才,当下的阿里也需要更多这样的角色。